一、土壤鹽漬(鹽堿)化形成原因
1、土壤鹽漬(鹽堿)化、鹽漬(鹽堿)土內涵鹽漬化:是指水灌地由于鹽分積聚而緩慢惡化的過程。當土壤含鹽量太高(超過0.3%)時,形成鹽堿災害。
鹽漬土:是指土壤中含有鉀、鈉、鈣、鎂的氯化物、硫酸鹽、重碳酸鹽等。另外青藏高原有硼酸鹽,吐魯番盆地有硝酸鹽類;或者是土壤含鹽量雖少,但土壤交換性鈉占陽離子交換量達到了一定比例。
2、土壤鹽漬(鹽堿)化形成因素
?。?)外部因素:地形條件、氣候條件、地標徑流、土壤凍融、人為活動等因素。
?。?)內部因素:潛水的埋藏深度、潛水的礦化度、包氣帶巖性結構、潛水含水層的透水性等因素。
3、設施棚內土壤鹽漬(鹽堿)化的原因(1)設施環(huán)境封閉
設施栽培中,無論大棚還是溫室都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(huán)境,土地利用率高,化學肥料用量大,長期沒有雨水淋洗土壤,使得肥料不能隨雨水淋溶到土壤深層,而殘留在耕作層。設施內溫度和濕度都相對較高,土壤水分蒸發(fā)量大,又會使土壤深層的鹽分上升到表層,不僅加強土壤礦物質的分解,也增強了蒸騰作用,使土壤下層中的鹽分隨水分上移并積累,引起土壤表層積鹽。此外,密閉的溫室土壤得不到雨水淋洗,人工灌溉僅涉及到表耕層,無法使多余鹽分淋洗掉。
?。?)施肥不合理
設施栽培種,種植戶為獲得高產,盲目施用大量化學肥料,且一般蔬菜栽培周期短,導致大量化肥沒有被蔬菜吸收而殘留在土壤中,這是導致土壤鹽漬化的直接原因。無機鹽大量殘留于耕層土壤內,造成棚室土壤板結,加速了土壤的鹽漬化。
?。?)灌溉不合理
棚室栽培,灌水次數(shù)頻繁,使土壤的團粒結構遭到破壞,形成板結層,大孔隙減少,通透性變差,鹽分不但不能移動到土壤深層反而隨毛細管水上升到土壤表層,加之有些地方井水中鹽分含量偏高,頻繁使用井水灌溉增加了土壤表層鹽分濃度,加劇土壤板結和鹽漬化的形成。
?。?)耕作方式不合理
設施蔬菜栽培中多采用小型旋耕機耕翻,使耕作層變淺,又形成了較硬的犁底層,水肥容易聚積在耕作層,使土壤表層鹽分逐年增高。
二、土壤鹽漬(鹽堿)化的危害
1、鹽堿土易滯水,不易疏干,土地升溫慢.
較低的地溫使得土壤中酶的活性受到抑制,有機質轉化和微生物代謝活動減弱,導致土壤肥力差、養(yǎng)分利用率降低、緊實易板結、結構透氣性差,不利于植物生長。鹽堿土壤孔隙小,礦物質含量低,化學和物理性狀都較差。其次,土壤中過量的鹽離子可對植物造成直接的毒害作用,使其形態(tài)結構發(fā)生改變。在鹽堿土中,大量的可溶性鹽使得溶液的滲透壓升高,植物發(fā)生生理干旱,阻礙生長發(fā)育。在旱季,地表蒸發(fā)使得土壤溶液不斷減少,迫使鹽離子在植株內累積,發(fā)生離子拮抗,破壞其正常生理代謝,導致植株萎蔫、爛根、畸形或死亡。
2、水的脅迫作用
由于土壤鹽分的增加,使土壤溶液濃度增加,導致滲透壓不斷提高。植物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能力減小,表現(xiàn)缺水。如果土壤溶液的滲透壓,大于植物細胞內滲透壓,植物就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,發(fā)生“生理干旱”而死亡。
3、鹽分離子的生理毒害
鹽漬環(huán)境中,植物的被迫吸收,使鈉離子、氯離子在體內增多,細胞膜上的鈣離子就被鈉離子取代,產生膜的滲透現(xiàn)象,使細胞內的可溶性物質失去平衡,常常表現(xiàn)P、N、K等營養(yǎng)元素的缺乏。
4、造成植物生理干旱
土壤中可溶性鹽過多,土壤溶液濃度大,引起植物根細胞吸收土壤水分困難或者是直接脫水。尤其是在高溫強光照情況下,生理干旱現(xiàn)象表現(xiàn)得更為嚴重。植物發(fā)生生理干旱后易引起生長發(fā)育不良,植株抗病性下降,病蟲草害加重等后果,嚴重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。
5、影響植物對養(yǎng)分的吸收
作物所需的養(yǎng)分一般都是隨水分進入體內,土壤鹽分過多,影響作物對水分吸收,因此同樣也影響作物吸收養(yǎng)分。并且土壤中有硝酸鹽積累時,會引起蔬菜對礦質元素吸收不平衡,硝酸鹽在酸性土中積累可引起Fe、Mn中毒和發(fā)生Zn、Cu缺乏癥;石灰性土壤則可能引起Fe、Zn、Cu等元素的缺乏。
6、土壤質量下降
土壤中含鹽分過高時,可能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,影響土壤養(yǎng)分的有效性,從而間接影響作物對養(yǎng)分的吸收。比如說,土壤含鹽量的增加,首先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動,降低土壤中硝化細菌、磷細菌和磷酸還原酶的活性,從而使氮的氨化和硝化作用受抑制,降低氮的有效性。
三、簡單辨別土壤鹽漬(鹽堿)化.
1、看地面顏色
如果地面出現(xiàn)紅、白、青三色就說明土壤中礦物質元素大量積累富余,出現(xiàn)了鹽漬化。
綠色:出現(xiàn)綠色的苔蘚,苔蘚有兩大喜好,一是潮濕,二是鹽堿。在氮肥過剩的情況下,苔蘚會迅速繁殖,常見于設施灌溉管道附近,在氮肥過剩的情況下會迅速繁殖,地面顏色能直觀地反映出化肥投入過?;蛲寥烙袡C質降低,保肥能力下降,生產條件惡化等現(xiàn)象。
白色:地表積累一層白霜,俗稱“返白堿”。由于過量施用化肥,使鈣、鈉、鎂等陽離子在土壤便面大量積聚,與氯離子、硫酸根、碳酸根等發(fā)生化合反應形成。
紅色:出現(xiàn)紅色的紫球藻(一種鹽堿指示植物),它的出現(xiàn)說明土里的鹽分已經很高了,達到0.5%左右了要進行改良,否則可能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。
2、看蚯蚓活動
蚯蚓喜歡富含有機質的土壤。如果發(fā)生鹽漬化,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,易板結,透氣性差,土壤中缺少必要的食物和空氣,蚯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就會大大下降,土壤改良恢復能力也會大大減弱了。
3、看植株
由于鹽漬化土壤中有機質減少,鹽分升高,透氣性降低,養(yǎng)分的移動性變慢,根系活性下降,蔬菜容易出現(xiàn)漚根、死棵、缺素、長勢弱等現(xiàn)象,因為作物根部更容易受病害侵染,營養(yǎng)元素則更難吸收,形成了惡性循環(huán)。
四、土壤鹽漬(鹽堿)化的預防與處理辦法
1、科學合理的施肥
(1)提倡重施有機肥、水肥一體化、平衡施肥、施用愛福地生物有機肥、愛福地大量元素水溶肥,對土壤鹽漬化改良有很好的效果應予以重視,愛福地系列菌肥能夠起到緩解或解決重土壤鹽漬化的原理是,一方面生物有機肥溶于水后形成有機無機粘粒復合膠體,一般土壤粘粒的吸水力為50%-60%,而復合膠體可高達400%-600%,吸附離子的能力是土壤粘粒的2-3倍,愛福地生物有機肥溶于水后能吸附土壤中游離的鈉、鎂等離子,在土壤中形成穩(wěn)定性螯合態(tài)團粒結構,打破板結,改良土壤,調節(jié)水氣熱平衡,使土壤變得疏松透氣保暖,更具有保水保肥保溫性能;另一方面促進根系廣泛地向外延伸,形成健康、龐大的復合吸收新體系;同時含有多種有益菌、PAM、激酶、土壤調理劑、生物活性肽、、甲殼素、細胞分裂素、殼聚糖等抗逆因子,為植物創(chuàng)造良好的根際微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進而有效緩解土壤各種重茬性病害。
?。?)增施有機肥。有機肥中殘留的陽離子較少,即使連續(xù)多年使用也不會引起土壤次生鹽漬化。有機肥既能阻斷上升的毛細管水,又能在分解過程中消耗表土中的氮素,有利于控制鹽害。
?。?)少用含氯含硫的化學肥料,選用緩效性肥料和有機無機復合肥。因為氯化銨、氯化鉀、硫酸銨、硫酸鉀的致鹽遠遠能力大于尿素和有機無機復混肥。
2、生物防治
(1)引種鹽堿地先鋒植物,可以應用生物排鹽。已篩選出的一批鹽地先鋒植物,如檉柳、花花柴等,它們對硫酸鹽、氯化物等鹽類都有較強的忍耐力,植物體還具有泌鹽腺、泌鹽孔的結構,每年可從土壤中帶走100-150公斤/畝的粗鹽。
?。?)可以增加綠色覆蓋,防止鹽分表面聚集。內陸鹽漬的特點之一是在強大蒸發(fā)作用下,土壤鹽分通過毛細管作用聚于地表??刹捎迷诘乇碓黾又参锔采w,大大減少地面蒸發(fā),減少鹽分表面聚集。如用紅豆草、毛苕子覆蓋,蓋度達90%時,耕作層土壤全鹽降低70%,鹽分可由原0.83%降到0.15%。
?。?)可以培肥地力,達到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目的。種植豆科耐鹽植物后,土壤有機質增加0.5%,土壤容重降低,團粒結構改善,之后就可以進行其它作物的種植了。
3、排水除鹽
如果當?shù)赜晁^多,鹽漬化出現(xiàn)后我們還可以利用掀膜淋雨的方法進行防治。利用換茬空隙,揭去薄膜,利用雨季,日曬雨淋,讓天然雨水進行沖淋洗鹽。當?shù)厝绻晁伲梢赃x擇灌水洗鹽的方法治理土壤鹽漬化。應該選擇在每年6-8月的高溫季節(jié),利用溫室的換茬空隙,對有土壤鹽漬的溫室進行大水漫灌。因為溫室一般較大,應一塊一塊地進行灌水處理比較好。灌水前,根據(jù)具體地塊情況,按照適當?shù)拇笮≡诘貕K四周筑起土圍。土圍應該高出土壤表面10cm以上比較合適。這里應注意土圍應拍實,以防止灌水時漏水。灌水時,讓水浸沒土壤表面3cm-5cm。不必過高,否則容易造成土壤養(yǎng)分流失。讓土壤中的鹽分,充分浸入水中,浸泡5天至7天后,排出含鹽的積水,從而降低鹽漬化程度。
4、改良土壤結構
(1)深耕土壤。在作物收獲后,深耕土壤,把富含鹽類的表層土,翻到下層,把相對含鹽較少的下層土壤翻到上層來。一般翻耕深度應該在25cm以上為好。
?。?)摻入沙土。在土壤中摻入適量的沙子,可改善土壤透氣性,促使鹽分下滲到土壤深層,活化土壤,改善土壤質地。沙子的施用量應根據(jù)具體情況而定,通常應按照每畝施用100kg-200kg為好。撒施后翻耕入土。
?。?)換土。鏟除棚室地面3-5厘米的表層土,并拉出溫室,換上肥沃的園田土。換土后應耙平土壤。這樣不僅可以保證不被鹽分危害,還可以使棚室土壤的養(yǎng)分得到補充。
5、合理灌溉
采用滴灌技術,可以保持土壤疏松,減緩土壤中的鹽分積聚,減緩土壤鹽漬化的進程。滴灌設備應距離植株5厘米左右比較合適,通常每行作物鋪一條滴灌為好。滴頭間距應該在30-50厘米之間。單滴頭流量每小時1-2升,每畝小時滴量為3-5噸。
6、選擇種植耐鹽作物
不同蔬菜作物耐鹽程度不同,一般需肥量大的蔬菜作物耐鹽性也較強。在設施栽培中主要蔬菜作物的耐鹽能力為:大白菜>花菜>萵苣>結球生菜>青蒜>番茄>芹菜>茄子>辣椒>黃瓜>豆角>草莓,草莓的耐鹽性極差。在鹽漬化嚴重的老齡設施,選擇種植耐鹽強的作物,既能緩解鹽害,又能起到換茬輪作的作用。